申论如何提高拿到高分数?答题技巧有哪些?

时间:2018-10-01 20:49:08 作者:公考数据 来源:公务员考试网

【导读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申论如何提高拿到高分数?答题技巧有哪些? 以下为具体内容:

很多考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(国考)、省公务员考试(省考)、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都会考察申论科目,那么,申论怎么写?申论如何提高,如何备考?如何拿到高分?很多考生申论就是提高不了,到底申论怎么才能提高?下面为大家分享申论的答题技巧。

申论如何提高拿到高分数?答题技巧有哪些?

1.申论不要做模拟题,没有参考性。因为决定我们是否上岸的是申论真题,所以真题的出题“套路”才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。国考是省考的风向标,而且国考题往往考查形式比较新颖,想不动脑一味地抄答案不太可行。您说的概括题答题方法,请看知乎专栏《申论巅峰突破》的文章,用例子说明更明确,概括题型的要素筛选+材料解构---17年联考四川卷第一小题

2.作文如何写取决于题干要求和材料内容。题目让写城市建设,考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大堆创业者的案例肯定不行。看热点是让我们关注、了解时政内容,帮助我们建立思维体系,在遇到相似问题时知道该如何分析、解决,而不是去押题。

3.无论是政论文(您说的分析类文章)还是策论文,本质上都是议论文,议论文中是包含对策的。至于考试时需不需要写要看清题目要求。如果出题人在题目要求中注明不需要对策,那就不写。

下面是申论复习方法,您的问题在后文会有更详细的回答。

文章四千余字,我先把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放在前面,大家可以按需阅读。

第一部分【准备工作】

1.资料准备

2.制定学习计划

第二部分【学习方法】

1.小题答题方法(附真题举例)

2.大作文答题方法(附真题举例)

3.时政部分学习方法

第三部分【注意事项】

1.申论不要做模拟题

2.如何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分割线,以下为正文——————

第一部分【准备工作】

1. 资料准备

①大机构出版的申论、行测教材,一样买一本就行,各个机构对题型的划分基本一致。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熟悉题型、了解考点,属于入门书籍。

②行测模拟题,大机构出版的几千题或者行测模块练习都可以。在考生掌握行测题型之后,用模拟题来大量“刷题”。申论模拟题不要买,后面会解释理由。

③申论、行测近几年的国考真题(如果复习时间很充裕,可以买联考真题继续做,考察本质都是一样的)以及某宝上卖的公考答题卡,考生应该把真题当作套题来做,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要求答题。

④关注主流媒体的评论员文章,手机app或者网上都能搜索到。这部分内容用于写作和未来面试素材的积累。尤其是对于理科生或者文字驾驭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来说,更要重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。

2.制定学习计划

现在已经过了“裸考上岸”的年代,想要不复习便侥幸上岸的概率越来越小,如果考前复习很盲目,没有明确计划,基本上了考场也就是“打酱油”。所以想要上岸的话,一定要在备考前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。(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,所以复习的时间分配、内容分配也不一样,这里不做细致规划。)

首先,我们需要规划一下自己的复习时间,要统计出每天的整块时间(完整的、不被打扰的一小时以上的时长)和碎片时间分别有多长。对于待业人员或者在校生来讲,每天整块时间比较多;对于在职考生来说,能称之为“整块时间”的也就剩晚上那几个小时了。所以,在职考生想要上岸,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
先来说说如何利用整块时间。整块时间适合用来听课(打基础)、做套题(巩固提高)。听课可以是听公开课,也可以报班学习。或者同学觉得买本教材看看就能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,自学也可以。反正,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是我们学习的基础。基础一定要打牢,听课时一定要重学习效率。

夯实基础之后,我们需要(按时间要求)做套题进行巩固提高。做套题不仅能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,更能精准把控时间、掌握自己的答题情况。总有同学问要不要先做行测数据分析题、要留多少时间给申论大作文等等问题,这就是对自己答题状况没有综合性认识。答题的顺序和时间的安排可以说是比较“私人”的,每个人情况不一样,答题节奏肯定也不同。多做几套真题,同学就能够了解自己的答题速度,同时也能更清晰地认识到答题弱项。同理,对于申论大作文来说,也要按照规定时间去完成(通常一篇作文需要在1小时左右写完)。有的同学一篇作文能写三、四个小时,一个200字的开篇写了改、改了写,中途再吃点零食、玩会手机。这也是学习效率低的一种表现。最关键的是,考场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(答题)空间让我们去浪费。因此,我们平时在练习时就需要养成好习惯。

再来谈谈如何利用碎片时间。碎片时间适合用来做申论积累、学习时评。因为现在大作文要求中明确注明“不拘泥于给定材料”,说明这部分肯定有分值体现。因此,展现学员想法、打造文章亮点就很有必要了。不过想法也好,亮点也好,都不可能在考场上一拍脑门就想出来,更需要同学将功夫下在平时。有的同学一周或者半个月专门拿出一天来做积累,什么都不干,就是看看看、抄抄抄。我是不建议这样的做法的,不但连续写字特别累,而且我们很难承受这种高强度记忆,到最后什么都记不住。不如大家每天抽出二十分钟的时间专门用来进行申论积累,每天看一到两篇优质文章就好。边看边记,印象会更深刻。另外,积累本最好能够随身携带,在坐车的时候或者等人的时候能够翻看一下。

最后,按照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,给自己制定计划,每个月的学习任务是什么、每周的学习任务是什么、每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,条条框框的安排好,然后按部就班进行。每周可以空出一天或者半天时间用来娱乐消遣。劳逸结合,学习效果会更好。

第二部分【学习方法】

1.小题答题方法(附真题举例)

2.大作文答题方法(附真题举例)

大作文看上去很有主观性,但并不是毫无章法的瞎写、随心所欲的“创新”,而是要结合题目要求和材料完成作文。有很多同学觉得作文要有新意、与众不同才能得高分,这样很容易将作文写跑题。下面以2018年的国考地市级作文《试谈“有”与“无”》为例,说明作文应该如何展开。原文比较长,想看详细解析的可以移步到知乎专栏《申论颠覆突破》来看。我只把成型的文章贴到下面。

试谈“有”与“无”(全文1036字)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市民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—城市不仅要光鲜亮丽“有面子”,更要舒适宜居“有温度”。然而,固有的城市发展方式难以跟上新时代的脚步,两者的脱节使得城市“野蛮生长”,更容易使群众滋生出不满情绪。老子曾提出“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的哲学理念,值得城市建设者借鉴。其实,城市建设也需要“有无”并驾齐驱。

生态景观的“有”与休闲空间的“无”并驾齐驱,以增加民众的归属感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,生活在水泥森林里,人们需要放眼大自然的绿意,更需要能够充分活动、享受美景的休闲空间,所以城市建设必须“留白”。城市“留白”不是条块分割,而是整体绿化,比如河北着手构建的“大绿化格局”、成都预备打造的“美丽宜居公园城市”。否则就像瑞丽花园小区一样,尽管花香草盛、绿柳成荫,却因为楼房密集、空地狭小使得美景无人欣赏。因此,城市建设不仅要有绿水青山,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民众陶醉其中,增加民众的归属感。

商业发展的“有”与历史文化的“无”并驾齐驱,以守住民众的获得感。商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,使民众生活更加富足。深厚的历史文化丰盈了人们的精神世界,使文化基因代代相传。在“文化引航”的时代,我们需要把历史文化嫁接到商业社会的植株上,而不能像南平巷地区那样,让元代胡同院落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土崩瓦解。商业与文化可以只“相爱”不“相杀”,被塑造成文化综合体的上海豫园、聚集了众多非遗美食的西安永兴坊、能够让人享受“巴适”生活的成都宽窄巷子,都是值得借鉴的案例。可见,只有因地制宜、保留当地特色文化,城市建设才能在商业浪潮中守住文化根脉、守住民众的获得感。

公共领域的“有”与社会和谐的“无”并驾齐驱,以提升民众的幸福感。目前城市中不乏购物中心、主题公园、广告天地,它们被设计得优雅别致,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。然而,这些公共领域并不是为特定人群服务而存在的,尤其是在贫富差距较大的今天,城市建设更需要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,需要给予市民更多的人文关怀。17世纪的巴黎,一座新桥成为了恢复阶层交流的社会平衡器。如今,政府只有借助城市设计,恢复城市公共领域的功能,才能让社会更和谐,人民更有幸福感。

人民是城市的真正缔造者,是城市理所当然的主人公。面对民众既要“有面子”,又要“有温度”的诉求,城市建设者唯有秉持“有”与“无”相生相伴、相辅相成的哲学理念,实现“有无”并驾齐驱,才能打造生态宜居之城、文化厚重之城、和谐发展之城,才能给予民众归属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3.时政部分学习方法

时政部分的学习有一小部分是会在行测的常识中作为选择题出现,但更多的是大作文需要时政内容的积累。在回答的最最开始说过,我们需要看评论员文章。那么,读评论文不是“看热闹”,或是当成模板去背,而是“为我所用”。举个例子先。

原版:

购物可以在网上瞬间完成,吃饭可以通过点外卖送到家里,阅读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获取信息…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从一些琐事中解放出来,可以专心从事纯粹的工作和精神生产,然而,这种状态也在某种程度上钝化了我们对生活的触摸和感知。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洪流之中,人们越跑越快,心灵却也难免焦躁不安,离生活内在的充实与宁静渐行渐远。面对这种困境,最好的办法是让身体回到生活的日常,而一个办法,就是适当的“仪式”。

——用仪式为时间贴上标签(人民日报)

改写:

【2015年国考·科技与人文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,人们盲目追求高精尖技术,直到“阿尔法狗”横扫围棋高手,人们才开始对技术产生担忧甚至恐慌。霍金说:“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功将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。不幸的是,它也可能是最后一件。”目前科技的发展似乎与“以人为本”的本质渐行渐远。面对这种困境,最好的办法是科技与人文相结合,让技术服务于人、造福于人。

【2016年联考·创业】这是创业的黄金时代,政策的支持和风投生态环境的形成使创业者离梦想越来越近,对功成名就的渴望让很多人投身到创业热潮之中。在市场发展快节奏的洪流之中,创业者越跑越快,忘却了创业之初的内心宏愿,与最初的梦想渐行渐远。面对这种困境,最好的办法是让创业插上梦想的翅膀。

【2017年国考·向水学习】水是世间万物的本源,亦是人们的精神导师。无论是老子的“上善若水”,还是孔子的“水有九德”,无不体现出先贤圣人对水的崇敬之心。然而,水的高尚品德钝化了我们的感知,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,我们把对水的无尽索取视为理所当然,离追求德智的目标渐行渐远。面对这种困境,最好的办法是虚心向水学习,学习水的……精神。

上面的几个真题仿写,其实都是借鉴了同一篇评论文。尽管话题不同,但是句子之间的起承转合、引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是相同的。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告诉大家,好词好句并不是死记硬背,更需要灵活运用。

第三部分【注意事项】

1.申论不要做模拟题

我们首先要明确,做真题不是为了押题。现在的命题特别灵活,想押也押不到。就像国考考过的水的精神、想象力源泉,怎么押都不可能押中啊。做真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法。尽管每年的材料内容不同,但是答题思路还是有章可循的。下面仔细说说申论模拟题的几大“罪状”:Ⅰ不够难。只要是申论真题,题目设置是绝对有难度的。考生想光动笔不动脑的抄抄抄,真的不现实。而模拟题的题目和材料往往很简单,采分点设置得过于明显。Ⅱ材料内容粗糙。这就像上文我说的那个例子一样。真题的材料是“上接天线,下接地气”,也就是说材料会巧用社会问题反映上层的精神指示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材料内容。这种设置也符合我们准公务员的身份。我们步入工作岗位,充当的就是“天线”与“地气”之间的枢纽。所以有些模拟题长篇大段的“高大上”词汇、官方化语言既不符合真题出题思路,也不符合我们的身份。Ⅲ材料之间的关联程度太强或太弱。真题的材料之间是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,所以我们在写大作文时需要花时间来剖析材料、梳理论点。这一点也是命题组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察。与之相比,模拟题给出的材料要么胡乱拼凑、毫无关系,要么内容过于简单、无需考生思考,与真题命题方式不符。Ⅳ出题的用心程度。刚刚说的三点,都是表面化的展现。其问题的实质,就在出题人的用心程度上。国考也好,省考也好,不说是“十年磨一剑”,那也是众多专家打磨数日的“集智”成果。模拟题可以看做是机构“求财”的手段,根本无法与真题相提并论。所以,模拟题做多了,就会偏离真题的答题本质,也就相当于离我们上岸的目标越来越远了。

2.如何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

答题能力是通过对真题的数次思考和打磨锻炼出来的,而不是盲目做题“刷”出来的。有些同学很看重做题的量,要求自己一天就做一套题。一个月下来确实做过很多题了,但是不去对这些题型研究琢磨,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,能力依旧是没有提升的。

还是用大作文举例,与其说优秀的大作文是“写”出来的,不如说是“改”出来的。也就是说,大家在写完作文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,而是需要后期反复的修改。如果做一遍真题就重写一次大作文,其实文章写来写去也就是那么回事儿,论据干瘪的作文重新再写还是干瘪,语法有误的作文重新再写还是有误。说白了,有错误不纠正,那就等于后期会重复犯错。所以,按照这个水平去写作文,写多少篇都不会有提高。因此,只要论点设置正确、文章没有跑题,就不必反复地写同一篇大作文。之前我说的“改”,就相当于是对现有错误的不断修正。我们对刚写完的作文一般看不出来太多错误,因为这时候我们还陶醉在“老子终于写完了”的成就感当中呢。一般来讲,作文放置一周之后再去看、去读,就能发现错误了,比如论据重复性的内容特别多,比如某几个句子写了病句。这些错误被发现了之后,就需要我们不停地进行修改了。我们通过一周的思想沉淀和申论积累,在阅读旧文时或许能迸发出新的想法,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删掉一些不佳内容,把新的想法整理成文段替换上去。

以上就是关于申论如何提高拿到高分数?答题技巧有哪些?的全部内容,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信息、考试公告、报名时间、报名入口、报考条件、职位表下载、历年真题、考试科目、考试大纲、成绩查询、历年分数线、准考证打印、面试名单等信息,欢迎访问事业单位考试网

关键词:

相关推荐:

  • 对此您有什么问题或看法,欢迎评论!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公考网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网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11-2019 www.gwysk.cn 备案号:赣ICP备18006179号-1